关于做好河南省远程互动教研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
发表日期:2020-09-23 来源:远程互动教研平台关于做好河南省远程互动教研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关于做好河南省远程互动教研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基础教研部门,各有关学校:
为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构建我省区域信息化联动教研平台,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新技术,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以下简称“省教研室”)和河南省中原教育大数据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专题研究、研发了河南省远程互动教研平台(以下简称“互动教研平台”),在近一年的试点应用基础上,现就平台建设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平台建设规划
互动教研平台规划建成涵盖省厅观摩室、研究院观摩室、省教研室网络教研中心、省级支撑中心这4个省级点,18个省辖市教研室网络教研中心,10个省直管县(市)网络教研中心,148个县级网络教研中心,省辖市3所市属学校接入点和每县区(市)3所县属学校接入点(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现已完成4个省级点、18个省辖市网络教研中心,40所试点学校共60多个接入点。
各接入点采用高清视频传输终端,通过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专线线路,接入省级节点控制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形成高可用、高质量传输的互动教研平台,以满足全省教研会议、区域教研、观摩课、观课议课、送教下乡、教育扶贫、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等应用需要。
二、平台建设模式
省教研室统筹互动教研平台的建设和管理,研究院负责互动教研平台的实施、推广、运维与服务。其中,省级节点控制设备、管理系统、运行环境和省级支撑中心由研究院负责建设和保障;省网络教研中心的音视频设备和视频传输终端由省教研室负责建设和保障;各市级、县级网络教研中心、各接入学校的音视频设备和视频传输终端由本单位负责建设和保障,接入专线线路由电信运营商负责施工和调通,专线租赁费按照教育行业优惠价格由接入单位支付。
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凡是参数符合技术要求、经现场联调可用的视频传输设备,不限品牌均可授权接入互动教研平台使用。需要新购设备的单位,推荐使用经研究院测试通过的高质量视频传输终端及主讲教室智能跟踪分析设备。
互动教研平台采取自愿申请、审核加入的方式发展接入学校,所有资源和服务仅供已接入学校使用,任何接入学校不得将平台设备及资源移作他用。
三、平台建设进度
互动教研平台计划于4月25日前完成省级节点控制设备、管理系统扩容工作和省教研室网络教研中心建设工作。各接入单位按照建设进度分阶段完成环境检查、专线调通及视频传输终端准备工作。
第一阶段: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教研部门网络教研中心联调。自5月7日起,研究院派出技术人员现场为以上单位配置专线线路、测试视频传输终端,联调音视频及其它配套设备,确保能满足远程互动教研的各项要求。完成此项工作后,与省教研室进行联调,检验互动教研平台音视频传输质量。
第二阶段:县级教研部门网络教研中心联调。自5月21日起,研究院依托省级支撑中心指导各县级教研部门配置专线线路、测试视频传输终端,联调音视频及其它配套设备,确保能满足远程互动教研的各项要求。完成此项工作后,与省、市网络教研中心分别联调,检验互动教研平台音视频传输质量。
第三阶段:试点校及申请接入学校联调。自5月23日起,针对已经完成建设的试点学校以及省、市、县教研部门推荐并通过审核的学校,由研究院依托省级支撑中心指导各接入学校配置专线线路、测试视频传输终端,联调教室音视频及其它配套设备,确保能满足远程互动教研的各项要求与省、市、县网络教研中心分别联调,检验互动教研平台音视频传输质量。
第四阶段:互动教研平台规范、常态化运行。 7月底前,制定下发《河南省远程互动教研平台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建全制度机制,加强管理,保障平台有效运行。
四、工作要求
(一)各市、县级教研部门要高度重视互动教研平台建设,按照场地环境及技术要求(见附件2),选定网络教研中心建设场地,配备视频传输终端及音视频设备,配合做好联调测试工作。同时需认真填写《互动教研平台县级网络教研中心登记表》,并按照逐级上报的方式,于4月25日之前以电子邮件形式报送至省辖市或直管县教研室;省辖市或直管县教研室将相关登记表汇总后,于4月30日前以电子邮件形式,报送至省教研室。省教研室将对市、县级网络教研中心的完成情况进行验收、督促和定期通报。
(二)各市县推荐的学校可在普通教室改造建设主讲教室或听课教室,配备视频传输终端及音视频设备,配合做好联调测试工作。同时需认真填写《互动教研平台接入学校申请表》,并按照逐级上报的方式,于4月25日之前以电子邮件形式报送至省辖市或直管县教研室;省辖市或直管县教研室将相关申请表汇总后,于4月30日前以电子邮件形式,报送至省教研室。
(三)各有关单位要明确互动教研平台的分管领导及责任部门,安排懂技术、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接入设备及视频终端的管理和运行维护。协调落实运行维护经费,扎实做好网络教研工作,推动网络教研活动常态化。
五、联系方式
(一)省教研室科研办
联系人:汪豪浩13598407750
电子邮箱:53066398@qq.com。
(二)省研究院
联系人: 连惠杰 13598870028
辛忠年13938535218
(三)互动教研平台省级支撑中心
联系人:郭桂国 13103855810
李 乐15093272168
2019年4月9日
附件:
1. 河南省远程互动教研系统申报表(县级网络教研中心)
2. 河南省远程互动教研系统申报表(学校)
3. 河南省远程互动教研系统设备与技术要求
附件1
河南省远程互动教研系统申报表(县级网络教研中心)
单位名称(盖章): 年 月 日
类别 | 项目 | 说明 | |||
申报情况 | 县级网络评课中心 | ||||
单位详细地址 | |||||
会议室 | 面积 | 容量 | |||
楼层 | 门号 | ||||
主管副主任 | 姓名 | 部门 | |||
办公电话 | 手机 | ||||
课题负责人 | 姓名 | 部门 | |||
办公电话 | 手机 | ||||
信息化教研员 | 姓名 | 部门 | |||
办公电话 | 手机 | ||||
办公室 | 姓名 | 部门 | |||
办公电话 | 手机 | ||||
专线安装及设备接收 联系人 | 姓名 |
注:请详细填写申报表,专线安装与设备接收人员请在以上联系人中指定一人
附件2
河南省远程互动教研系统申报表(学校)
单位名称(盖章): 年 月 日
类别 | 项目 | 说明 | ||
申报情况 | 主讲教室 | |||
听讲教室 | ||||
单位详细地址 | ||||
教室情况 | 面积 | 容量 | ||
楼层 | 门号 | |||
校长 | 姓名 | 部门 | ||
办公电话 | 手机 | |||
教学副校长 | 姓名 | 部门 | ||
办公电话 | 手机 | |||
电教负责人 | 姓名 | 部门 | ||
办公电话 | 手机 | |||
专线安装及设备接收 联系人 | 姓名 |
注:请详细填写申报表,专线安装与设备接收人员请在以上联系人中指定一人
附件3
河南省远程教研系统设备与技术要求
一、 各县级网络评课中心要求
1、 具备能容纳20人以上中型会议室1间;
2、 配置有窗帘与充足LED灯具照明,营造远程无干扰评课互动的良好环境;
3、 配备2台65寸液晶电视机;
4、 在会议桌正前方墙面提供220V10A三口电源插座2只,用于互动设备与电信光电转换器的供电;
本次远程教研系统各县级网络评课中心所配备的设备必须满足基于国际标准H.323架构的硬件终端,满足主流和辅流1080P/30帧以上,终端端口处理能力不应小于6M、摄像机要求满足20倍光学变焦的1080P/30帧以上要求。
教研员无需佩戴拾音设备,发言无需手持或佩戴麦克风。为节约建设成本,采用普通会议室,无需添加扩音设备,只需使用设备自带麦克风,无需进行特殊处理进行装修。经过测试能够接入河南省基础教研室远程互动教研平台,保持稳定、互动、清晰满足远程教研活动要求,不限品牌。
二、 各学校需具备的基本要求
1. 具有标准教室的电力供应,强电电源220v10A独立开关接入;
2. 教室尺寸:教室长8~9米,宽6~7米,层高在3.5~4米左右,能容纳50人标准教室,黑板、讲台、桌椅等配套齐全;
3. 配备2台65寸液晶电视机及1台触控一体机,配置相应供电,安装于指定位置;
4. 建议配置加厚隔音窗帘、4000k暖白光LED灯具照明,营造远程互动无干扰,且照明充足的良好环境;
5. 建议使用静音空调取暖和降温,不能使用安装电风扇的教室申请主讲教室,只能作为听讲教室。
三、 主讲教室
主要用于有生教研活动较多的优质学校选择使用,能智能跟踪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便于开展观摩课、优质课输出活动;主讲教室同时兼具听讲教室功能,电视机显示远端图像,用于互动教研功能,多媒体一体机可用于课件播放
本次远程教研系统主讲教室所配备的设备必须满足基于国际标准H.323架构的硬件终端,满足主流和辅流1080P/30帧以上,终端端口处理能力不应小于6M、摄像机要求满足20倍光学变焦的1080P/30帧以上要求。
配置智能跟踪分析系统,支持5路摄像机多角度的跟踪,判定准确无死角。采样、录制、转播要求1080P/30帧以上。教师讲课无需佩戴拾音设备,学生发言无需手持或佩戴麦克风。
四、 听讲教室
主要用于对外有生讲课活动很少的各级教研室网络教研中心、普通学校、农村学校、教学点使用,可开展互动教研、学生接受远程授课、教师接受远程评课(无跟踪师生课堂表现功能)
本次远程教研系统听讲教室所配备的设备必须满足基于国际标准H.323构架的硬件终端,满足主流和辅流1080P/30帧以上,终端端口处理能力不应小于6M、摄像机要求满足20倍光学变焦的1080P/30帧以上要求。
教师讲课无需佩戴拾音设备,学生发言无需手持或佩戴麦克风。为节约建设成本,主听讲教室采用普通教室,无需添加扩音设备,只需布置链接线缆无需进行特殊处理进行装修。
经过测试能够接入省教研室远程互动教研平台,保持稳定、互动、清晰满足远程教研活动要求,不限品牌。
五、 接入网络线路要求
互动教研系统网络线路必须使用研究院分配网络线路,网络线路与联通的MPLS-VPN线路直接连接。各接入点使用的IP地址由研究院统一分配,需为其设置相应的优先级和安全策略,确保从各个接入点到省级互动平台设备链路互通。